秘语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存在已久的信息交流方式,既可以作为特定群体之间的认同符号,也可以用于保密通信。而如果要说起秘语的解密过程,相信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就是《红楼梦》中的名场面:黛玉与宝玉之间“颦颦”一传十、十传百,引发读者的各种猜想。但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种秘语——美军第三独立陆战队曾使用的十七小时密语。
一、十七小时秘语前世今生
十七小时秘语最初来源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通信保密需求。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陆战队多次使用天地雷达对伊拉克敌军进行监视,并需要一种保密性强的通信方式。然而,一般的加密方式在这种频繁更新指令的场合下容易出现被解密的风险。卡罗尔·理克特中校(Colonel Carol Reick)及其团队协同开发了这种在十七小时之内自毁的秘密通信系统,以应对快节奏的作战环境。
进入21世纪之后,与十七小时秘语相似的保密通讯系统不断涌现。要想在网络安全事件中发挥星罗棋布的情报收集作用,各国政府、军队、特勤机构纷纷引入了短暂加密通讯的技术手段,以在敌对势力无从下手之前将情报迅速“销毁”。
二、如何破解十七小时秘语?
从技术角度上,十七小时密语的破解难度相当大。但是,大量的情报工作常常能较好地协助破解密码。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期,一些伊拉克士兵向美军投降,并将其使用的加密通讯应用告知了美军。将这些情报与美军自己的实战情况对照后,美军最终得以顺利破解了伊拉克士兵的加密通讯应用。
相对于这些“外在”破解方式,内部泄密则是该系统破解的另一个要害。曾有一名军人因故意外透露秘密,在军事法庭审判后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三、十七小时秘语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虽然十七小时密语保定了短暂时间内极高的安全性,但是实际应用时常常受到多种限制影响:
首先,它需要非常严密的管理体系来保证人员操作的规范统一,同时需要实时更新技术手段以应对不断更新升级的指挥系统。
第二,不能长时间持续作战。短时间内加密密钥频繁更新、通讯被保障,但如果作战时间过长,则对此短信通讯的产出和使用要求也就随之提高。
最后,十七小时密语更适用于局部战争场合,而在全球网络安全竞争环境中,网络攻击无远弗届,要想保障互联网、大数据安全,也许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秘语虽然是加密通讯的常见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时仍需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仔细考虑其优缺点。在信息的海洋中,安全保密不仅是关键人物级别的问题,也是每个普通人的现实需求。如何在保证个人隐私的同时提高数据安全性,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话题。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苇叶生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yetrade.com/shmz/2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