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屎不臭(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的粪堆

红星新闻记者|王语琤 蓝婧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杨程 官莉

大熊猫,外表憨态可掬、软萌可爱。但其咬合力同样惊人,有“食铁兽”之称。生物学家乔治·夏勒在其著作《最后的熊猫》中写道:“这种外貌像熊的动物竟然只爱吃竹子,简直就像爱吃肉的牛一般,匪夷所思。身为动物学家,我为这种动物的矛盾与不合逻辑之处着迷。”

2021年,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意味着什么?为了得到答案,我们踏上了探访国家公园的旅途。

↑巡护队伍在茂密的竹丛中穿行

2022年3月,成都大邑县高山上冰雪未消,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正在举行一次联合巡护活动。坐着缆车来到山顶,人迹罕至的步道上堆着积雪,每走一小段,就能看见一团墨绿色的小熊猫粪便。

我们钻进茂密的竹林,循着兽道往大山深处走。地上是纯洁的白雪,周围是鹅黄的竹子,竹叶上挂着水珠,晶莹剔透,这里是大熊猫的天堂。

山路崎岖,竹子对行进产生了极大阻碍,护林员庞明建走在最前面。

突然,队伍停了下来,一群人围着讨论。我跌跌撞撞地赶上前,看到一大团类似草垫子的饼状物,直径有一米多。这团“草垫子”是由一个个梭型的动物粪便堆成,单个粪便和手掌一般大小。

“这是大熊猫粪便,不臭,是香的,有清香味。”一位巡护员捡起一块粪便,凑到同伴鼻子下。对方吓了一跳,躲闪后,半信半疑地嗅了嗅,然后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巡护员把粪便递了过来,一股潮湿竹叶的清香窜入鼻孔。

细看,竹叶和竹竿的碎片清晰可辨。庞明建介绍,这是同一只大熊猫留下的粪便。它曾经在这里边吃边玩边拉。新鲜的熊猫粪便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可以判断熊猫的年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通过上面附带的DNA,分辨出这是哪一只大熊猫留下的手笔。

一路上,我们总共遇到了11次熊猫粪便,它们零星地分布在路边。

↑一不留神陷入松软的雪里

几位经验丰富的巡护员曾告诉我,他们在野外工作几十年,亲眼见到野生大熊猫的次数屈指可数。相遇的场面,往往是人和熊都被吓一跳,然后彼此敬而远之。

队伍在山路上行进,茂密的竹林渐渐消失,变成了种类更加丰富、高矮不一的树木。几个小时后,刚进山时的兴奋和新奇感逐渐被疲惫取代。山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找不准着力点,或是步子稍稍慢一点,很容易半个身子陷入雪里。

↑庞明建扶起陷入雪地里的记者

在陡峭处,想要站稳更不容易。巡护员们像灵活的岩羊一样,大步跳跃,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如履平地。

到后半段路程,山梁上路很窄,积雪刚化,泥土松软湿滑。我一脚踩空,还没反应过来便向山谷滑去,幸好被两位巡护员及时拉住。

我愈发明白,国家公园虽名为“公园”,但与那些用于休闲放松的公园完全不同,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人类需要对这美丽的大自然保留敬畏之心。植被茂密的山路,对我来说艰险难走,却是大熊猫的“爱情走廊”。人类活动的退出、植被的恢复,让原本破碎的栖息地连成一片,让原本孤立的种群“部落”互相交流、繁荣复壮。

终于,一条柏油路出现在雪地尽头。我仿佛有一辈子没见过公路,决定一鼓作气走过去。离公路还有几步远的地方,又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

回到管护站修整,脱下水鞋,每只鞋子里大约能倒出300毫升水——是落进鞋里的雪融化了。拉起裤腿,满是大大小小的淤青。回到报社,同事们听完我的进山经历,看了看我“五彩斑斓”的小腿,纷纷感慨不已。

入夏后,我们壮大队伍,再次出发,实地探访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都江堰市、青川县、雅安市和石棉县的保护区。每个片区各具特色,但风景山水全都美不胜收。我们每天早出晚归,碰见了麂子、野猪、红腹角雉、大凉螈,还被一大群藏酋猴拦路抢劫。我们也遇到了一群可爱的、热爱自然的人们,为了守护大自然的瑰宝,在深山里默默奋斗。

—END—

“我们的国家公园”采访指定用车: 小鹏汽车

小鹏P7全新OTA进化,提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体验,进化全场景语音功能,新增语音控制仪表功能,精确控制音量、风量、温度、地图、中控及仪表亮度,用语音代替手控,让车主更专注驾驶,说走就走,向山野,与自然拥抱。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苇叶生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yetrade.com/shmz/2755.html

新鞋挤脚怎么办(冬季鞋子挤脚怎么办?教你一招,一分钟变大一码)
上一篇
怎么织毛衣(编织人生论坛|原版真人秀)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