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真正的破产原因是什么?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根源之一是对于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抵押贷款证券)的大规模发行和投资,基于旨在扩大住房贷款市场的目的,这些证券最初是由银行发行的,之后被打包成著名的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借助于资产证券化技术和高级杠杆,这些CDO产品得以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金融巨头。而当住房泡沫爆破、贷款违约率上升时,这些证券被贬值,使得银行与投资者损失惨重。
硅谷银行也是其中一家站在清算线上的银行,原因正是因为它重仓MBS。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8年,硅谷银行披露亏损逾17亿美元,成为当年被监管机构接管、清算的金融机构中最大的一家。
管理失控的风险
CEO对于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高管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更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和士气。实际上,硅谷银行的破产并非完全是因为次贷危机,更多是由于公司治理和管理失控所导致。
调查指控,硅谷银行前CEO Timothy McQuarrie在银行内推行高管精英主义,并引入了一项以服务于高净值个人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超私人银行”。但是,这种模式给银行带来了更多法律问题,管理层甚至利用客户款项进行资金错位,涉嫌洗钱。当它需要掩盖亏损时,管理层也认为通过制造财报数据、掩盖交易损失等行为来迫使公司盈利成为一种常见做法。这种违法、不诚信和不道德的行为最终导致了硅谷银行的破产。
财务风险管理的失败
在硅谷银行的管理层中,CEO并没有领导层面上的重大变革,而是放任大规模参与MBS的交易,集中资产风险;高管们忽略了对市场情况、交易对手的风险探测工作,最终导致漫长的后果,如策略失误、价格波动等等。底层员工的职责与硅谷银行产品设计所要求的技术实力相违背,尤其是MBS深层次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把控。
最终,硅谷银行通过这种财务方法和精心策划的手法,一度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面前缩小了其快速扩张和高杠杆的财务风险。然而,随着次贷危机的普遍爆发,硅谷银行的内部弊端也被逐渐揭开,而这些弊端始终是银行管理层对于规范财务风险管理的忽视所致。
美国硅谷银行的倒闭让所有的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市场的运营规程和金融机构的道德底线。我们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管理的监管,并建立一个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市场,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精巧金融工程造成的损失。(1526字)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苇叶生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yetrade.com/qita/3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