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不仅可以俯瞰周围的山川河流,还可以远眺整个天地万物。杜甫也是这样想的,他在登上岳阳楼之后,留下了这篇成名的诗作。今天,我们重读这篇经典诗篇,品味杜甫风骨、感悟人生。
第一段:登上岳阳楼
杜甫的诗《登岳阳楼》写于唐代天宝五年(746年),当时杜甫年仅23岁。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是湖南省岳阳市的一座古建筑,与黄鹤楼、滕王阁齐名,是中国古代文化名镇之一。杜甫登上岳阳楼,宏观地去看它周围的山峦,微观地察看它下面的波澜。
第二段:感国伤时
在《登岳阳楼》中,杜甫并不止步于景色的描摹,他还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融入诗中。这篇诗作出现了很多表述,比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就是对削藩和调兵的不满。杜甫身为一个文人,对时局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通过文字表达出对国家现状的伤感和疑虑。
第三段:抒发豪情壮志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诗句中的“豪情壮志”被杜甫用几个字点燃,他已不再沉默。他不满于时局的腐败、缘由和污点,他还在他的马蹄声中和潺潺水声中表布他令人炫诧的暴躁和令人卓条的豪情,还有古人风骨,文人的高尚情。而这篇诗,也是他对自己以及对后人传承的一种寄托。
当我们再次阅读这篇诗作时,不仅可以领略到杜甫在景观描绘上的造诣,还可以看到他对时代的态度和封建社会荣耀的坚持。这种从不屈气的情感、豁达灵魂的选择,一直深深地扎根于杜甫的诗歌中。登高谷远,天地茫茫,我们应该在杜甫的诗歌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和着他的诗句,书写自己的人生长河。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苇叶生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yetrade.com/fpjq/31002.html